縫合線線徑測量儀操作步驟如下:
操作前準備
環境檢查:將儀器放置在平穩、無振動的臺面上,確保環境溫度穩定在20±2℃,濕度控制在65±5%,避免溫度或濕度波動影響測量精度。
儀器檢查:檢查儀器外觀是否完好,各部件連接是否牢固,顯示屏是否清晰,測量區域是否干凈無雜質。
樣品處理:將待測縫合線在標準環境下靜置4小時以上,消除溫濕度對線徑的影響,確保樣品無卷曲、打結或拉伸變形。
開機與預熱
接通電源,打開儀器開關,預熱2分鐘,待儀器穩定運行后再進行測試。
校準儀器
使用標準量塊或校準線對儀器進行校準,確保測量精度達到±0.001mm。
將校準塊放置在測試位置,按照儀器操作步驟完成校準,觀察顯示屏確認誤差在允許范圍內。
裝夾樣品
將縫合線平直放置在夾具中,避免扭曲或拉伸,確保線體與測量頭垂直。
調整測量夾具,輕輕夾住縫合線,避免過緊或過松,防止壓扁線徑或導致測量誤差。
參數設置
根據測試需求選擇測量模式(如自動/手動)。
設定測量點數量(通常≥5點/段)及間距(推薦10mm),確保數據覆蓋樣品全長。
開始測量
自動模式:啟動測試程序,儀器自動記錄各點線徑數據。
手動模式:逐點操作并記錄測量值,確保每個測量點位置準確。
測量過程中避免移動樣品或儀器,防止干擾測量結果。
數據讀取與記錄
屏幕顯示實時測量值及平均值,支持導出或打印報告。
記錄樣品編號、環境參數(溫度、濕度)、測量值及操作人員信息,便于追溯。
同一線段需測量3次取均值,確保結果可靠性。若數據波動過大,需檢查樣品是否彎曲或夾具是否松動。
縫合線線徑測量儀操作后維護
清潔儀器:使用酒精擦拭測量頭及夾具,避免殘留物影響后續測量。
關閉儀器:測試完畢后,關閉儀器開關,斷開電源。
定期校準:每月用標準量塊校準一次,每年由專業機構檢定,確保儀器性能穩定。
故障處理:若出現異常誤差或死機,立即斷電并聯系廠家維修,禁止自行拆卸。